2018年06月14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03版:金平新闻

梳理汕头工业脉络 留住城市发展记忆

金平区面向社会征集汕头工业遗产,拟建工业历史遗产博物馆

  ▶ 胡文虎大楼

  ◀ 胡文豹大楼

  ▼ “公元”创始人林希之

  ▲ “超声”创始人姚锦钟

  作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汕头素有“百载商埠”之称。早在一千多年前,潮汕人就以敢拼敢闯、善于经营闻名于世,先于温州人享有“中国犹太人”之美誉。时至今日,潮商在全球贸易中仍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然而,你知道吗,在“潮人崇文重商”的印象之外,汕头其实也是中国沿海最先发展工业的城市之一,汕头的工业曾经走过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

  记者从金平区了解到,目前由区经信局承办的汕头市第二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传承汕头”工业遗产征集专项赛已经启动,汕头工业遗产博览展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到底汕头的工业历史有哪些值得挖掘与回味的点滴?保护工业遗产意义何在?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进工业遗产博览展筹备小组,进行了一番了解。

  开埠贸易带来民族工业的萌芽

  “汕头的工业大抵走过四个阶段,即汕头开埠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后和改革开放时期。”参与撰写此次工业遗产博览展布展大纲的原金平区信息中心主任陈成人告诉记者,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在中国设立工厂,是中国近代工业之始,这时期的外资工业主要是为外商对华贸易服务的。汕头也不例外,汕头1860年开埠后,外资逐步在这里设厂办工业,如:1864年日本人在汕头埠创办“柴工师文船舶修理厂”,为停泊在汕头港内的外国汽船提供修理服务。1878年香港英商怡和洋行中华火车糖局,到礐石设分公司建糖厂,用机器榨糖。该厂1880年正式开工生产,初雇工人百余人,1883年扩建,工人增至二百五十人,是外资在汕头设立的第一个现代化工厂。同时,在外来贸易和商品的影响下,地方工业也开始兴办,如1879年,使用机器榨油的汕头豆饼厂开工,这是汕头民族工业的开始。

  到了民国时期,华侨陈炳秋创办美香罐头厂成功之后,又筹资在汕头金山街创办另外一家罐头企业——适味罐头有限公司。之后,振球、和和、通商、同化、五和等罐头企业相继在汕头埠出现,可以说民国十年至二十年(1921--1931年)间,是汕头罐头工业最鼎盛时期。据记载,当时汕头七家罐头企业常年工人近500人,市情旺盛时,从业人员可达上千人。

  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汕头工业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当时,仅汕头市区就有玻璃厂40家,印刷厂33家、小机械厂12家、肥皂厂20家、干电池厂10多家、火柴厂3家。1936年,汕头市已拥有制糖、罐头、碾米、榨油、酿酒、烟草加工、调味料、陶瓷、针织 、织布、火柴、电池、机械修理、造船等43个行业,生产多为半机械化、手工化的小厂或作坊。

  辉煌时汕头工业省内仅次广州

  解放以后,全市地方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传统工业的私营厂家改造成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化或集体所有化,并按行业组成规模较大的工业企业,生产上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尤其地方国营工业发展更为迅速。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期,在国内生产技术水平还不高的情况下,汕头先后建立了较为先进的感光材料、超声仪器、电子器件、塑料、罐头、机械等行业,市区工业生产在广东省内仅次于广州而居于第二位。这一时期,兴建了属全国500千瓦以上的汕头电厂、中国第一家感光材料厂和华南较大的罐头厂等6家国营企业。1973年汕头市电机厂制造出一台9000千瓦双水外冷立式水轮发电机组,整机外径3米、总重70吨,是汕头迄今制造的容量最大发电机。

  在大力发展地方国营工业的同时,汕头市对大型私营工业如汕头星群制药厂、汕头华侨冰厂、汕头华侨针织厂、汕头华侨果子厂、汕头大中纱线厂、汕头德源发机锯厂、汕头耀昌火柴厂等进行改革,逐个转为公私合营。这一时期,也创办了一批侨资企业,如汕头华侨糖厂、汕头华侨瓷厂、汕头华侨橡胶厂、汕头华侨针织厂等。

  进入1978年之后,汕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方针的实行,汕头工业出现了新气象,形成了感光材料、超声仪器、电子、机械、食品、塑料、日用轻工、纺织等八大优势产业,发展趋势较好。其中,电子工业是汕头市的新兴产业。八十年代初期汕头市拥有33家企业,七千多名职工的颇有规模的电子工业体系,从只能维修和仿制收、扩音机发展到能生产半导体器件、电子元件和自动化仪器的系列产品。发展较快是实行对外开放之后的1981至1983年,汕头市电子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共引进了12条生产线,对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发展生产起了很大作用。1983年汕头市电子工业系统产品共12大类,一百多个型号和规格,其中,半导体器件产量占广东省的63%,电子元件产量占广东省的44.88%,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是广东省无线电元、器件的生产和出口基地。

  此外,还有医药、五金制品、化工、制盐、工艺、建筑材料等行业。医药工业有8家工厂,其中汕头制药厂是国内最先研制中药提炼的厂家之一,生产中西成药达二百多种,名牌产品有万年青牌石淋通片(曾获国家银质奖)、消炎利胆片(曾获国家医药总局的优质奖)。汕头制药厂、汕头市中药厂被列为全国中成药重点厂家。化工中的立德粉、钛白粉都是传统出口产品,其他各行各业都有名牌产品。

  工业遗产承载城市发展记忆

  近日,我市的汕樟轻工股份有限公司、东田转印有限公司分别捐赠的两件工业机械实物藏品顺利完成交接,成为我市首批庆祝广东改革开放40年藏品征集活动入选藏品,正式捐赠给深圳博物馆收藏,引起了各界关注。“这两件实物,就是改革开放后,见证汕头在工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珍贵遗产。”同样参与了博览展大纲撰写工作的“85后”民间研究人士张耀辉告诉记者。

  今年4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主持,在无锡召开了首届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会上通过《无锡建议》,标志着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正式提到议事日程。较之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和丰厚的古代遗产来说,工业遗产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

  “汕头人历来重视实体经济,工商并举,举办汕头工业遗产博览展,就是为了不要忘记我们汕头工业曾经的辉煌”,博览展筹备小组负责人、金平区经信局局长彭铿告诉记者,工业遗产是工业文明的历史体现,忽视或者丢弃这一宝贵遗产就抹去了城市最重要的记忆。为更好地保护工业遗产,发掘其丰厚的文化底蕴,使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更加充实,目前彭铿他们的筹备小组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记录汕头工业发展不同阶段重要信息和见证汕头工业发展历史进程的汕头工业遗产。

  据介绍,此次专项征集的形式包括实物、照片、视频、模型、文字描述、人物访谈、信息线索等,范围则涵盖了我市1980年前建成,具有较高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厂房、矿区等生产和储运设施,及其他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此外,具有收藏、保护、研究价值、地方特色、历史标志意义的品牌标签、产品、物品、文件、材料、工具、机械、工艺、人物等也均在工业遗产征集范围之内。

  据了解,工业遗产的内容相对复杂,如何对其进行保护目前世界各地尚在摸索。比如德国鲁尔、北京798都是将旧的工业区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从而催生出新产业,无疑是工业遗产保护的优秀示范。“有兴趣报名参赛的市民可以登陆www.stida.org网站或关注‘汕头工业设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彭铿表示,下一步,他们还计划择址筹建汕头市(金平)工业历史遗产博物馆,希望以此唤起全社会对保护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视,传承汕头工业精神,弘扬优秀工业文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同开创汕头工业新辉煌。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李扬 本版图片由金平区提供

2018-06-14 金平区面向社会征集汕头工业遗产,拟建工业历史遗产博物馆 1 1 汕头日报 c25435.htm 1 梳理汕头工业脉络 留住城市发展记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