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0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04版:关注汕头两会

为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民革市委会▶▶▶

  

  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厚植江湾新区绿色发展优势

  

  建议:一是打造高科技绿色生态农业基地,成立大规模的联合经营主体,打响品牌。二是打造绿色生态乡村旅游示范地,打造具有潮汕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区。三是打造绿色生态城镇示范区,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四是打造绿色生态制度创新区,探索水权和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循环补贴、低碳补助等。

  民革市委会▶▶▶

  打造国际美食之都 发展壮大汕头核心竞争力

  建议:一是在小公园附近的开埠区选址重建世博会潮菜馆。二是高标准建立潮汕美食街,可举办“世界美食博览会”。三是扶持两三家潮菜企业做成龙头企业,树行业标杆、潮菜标准。四是做好潮菜的传承和创新发展。五是以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积极推进潮菜生产全链条创新。六是做好宣传公关工作,拍摄纪录片、广告片。

  民革市委会▶▶▶

  关于在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微型应急站的建议

  建议:一是在车站、商场、景区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微型应急站。二是多方位、多渠道做好急性心梗、心源性猝死等疾病的宣传。三是车站、商场、景区等场所的工作人员普及心肺复苏术(CPR)等知识和操作步骤。四是红十字会将AED培训纳入急救培训课程内容。

  民革市委会▶▶▶

  立足全域布局 打造科教文卫粤东明珠

  建议:一是打造“科研明珠”,建立以首席科学家为核心、以课题为主导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打造“教育明珠”,在产业园内设置职教教室,适时引进中外名校在汕设立校区或合作办学。三是打造“文化明珠”,协调潮、揭两市,打造粤东文化品牌;梳理潮汕文化中的“孝道”民风民俗,弘扬潮汕“华侨寻根谒祖”。四是打造“医疗明珠”,在潮汕三市的“结合部”规划新的三甲医院、急救中心、护理中心,吸引中外知名医疗机构、生物科学与医药研发中心落户,推动人工智能医疗进入汕头。

  民盟市委会▶▶▶

  做优做强潮汕手信 打造汕头特色产业

  建议:一是倡导、摸查、扶持手信产业,深入挖掘手信产业效应、经济效益、文化价值,筛选到一批最富地方特色的最值得传承的手信产业,竖起“汕头手信”标兵旗号。二是组建行业协会营销策划,拓展手信销路,打响手信品牌,把手信产品做成品牌商品,把生产工场做成规模化企业。三是设立手信连锁销售体系,设立“汕头手信驿站”,制定准入标准。四是以地方手信为抓手,提高汕头手信知名度和美誉度。

  民盟市委会▶▶▶

  多形式高标准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建议:一是提高站位,高度重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因地制宜,一场一策,鼓励多种投资主体采取合作、参股、集资等方式参与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三是严格对标,按要求完善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四是落实责任,强化管理,进一步落实市场开办者或管理机构的责任。

  民盟市委会▶▶▶

  关于把汕头江湾新区建设成为

  营商环境试验区的建议

  建议:一是在准确产业定位的前提下,通过法律制度框架内的有效赋权,增加管理层的自主权。二是完善制度,推动制度的透明化,形成防范不良政商习惯的“防火墙”。三是利用江湾新区毗邻汕头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优势,加大高校在文化习惯方面对新区的影响。

  民盟市委会▶▶▶

  大力营造有利于汕头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建议:一是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引导企业从主要依赖“人治”转变为依赖“法治”,发挥潮汕企业家优秀群体的智慧经验带动起本地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二是依法平等对待民营企业家,建立民营企业的智囊机构。

  民盟市委会▶▶▶

  深化学前教育改革 扩大资源供给

  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普惠健康优质发展

  建议:一是加强规划与指导,制定应对学前教育需求高峰方案,加大农村小学的撤并力度。二是加大财政投入,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落实三级财政的分担比例,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从业人员管理,严格依法按编制标准配齐学前教育的教师和保育员。四是提高保育质量,完善区级、乡镇一级学前教学保育研究机构建设,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和幼儿园办园质量评估制度。

  民建市委会▶▶▶

  发展农村电商 推进乡村振兴

  建议:一是强化政府引导,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补贴。设立农村电商扶持资金,引导符合条件的区县申报评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二是推进电商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制定标准化体系,纳入可追溯体系;以“一村一品”或“一镇一品”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三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完善农产品供应链设施建设。加强同大型电商平台、物流企业、邮政等部门的合作,大力支持在农村地区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四是加快农村电商技术人才培育与人才队伍的建设,着重培养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开展“以赛代培”活动。

  民建市委会▶▶▶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深入助推扶贫攻坚

  建议:一是创新保险险种,扩大保险范围。二是提高市级承担的财政配套比例,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整体覆盖率。三是优化保险体系,简化投保手续,简化理赔程序。四是强化风险管理,健全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五是建立“政银保”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入助推扶贫攻坚。

  民建市委会▶▶▶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完善江湾新区道路基础建设

  建议:一是做好江湾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衔接工作。二是大力推进滨江大道、跨榕江大桥、内部交通网络等江湾新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全面落实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和配套措施,积极编制土地改革专项规划和城乡融合改革创新专项规划。

  民进市委会▶▶▶

  高水平推进大学园区建设 打造区域高等教育高地

  建议:一是统筹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二是强化高等教育顶层设计;三是提升现有高校建设办学水平;四是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大学园区;五是打造一流高等职业教育;六是科学优化学科专业设置;七是高水平建设区域创新发展载体;八是园区建设与人才引进“双轮”驱动;九是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十是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

  民进市委会▶▶▶

  把握机遇 夯实奋进

  着力把汕头打造成为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二是明确政府的定位,处理好建设新型服务型政府与发展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三是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四是全力以赴推动汕头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超常规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建设。五是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注重对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特色招商。

  民进市委会▶▶▶

  不负重托 奋力前行

  把汕头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粤东先行示范区

  建议:一是要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人才库,用好发挥好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研核心、人才聚集、培养效应。二是全面打响“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这一重大战役,让“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深入人心。三是倾力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指导服装、玩具、家电等有一定经济规模但其质量仍有提升空间的企业提高质量标准。四是要坚持高标准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的双能驱动绿色发展机制。五是把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农工党市委会▶▶▶

  以病人为中心 急病人所急

  大力开展三级医院多学科诊疗门诊和住院服务

  建议:一是针对肿瘤、老年病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二是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并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三是将麻醉、检验、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四是试点四家三甲医院和肿瘤医院设立多学科门诊和开展多学科住院查房,再扩大至三级综合医院为患者制定综合性、个体化的诊疗方案。五是加强对设立多学科诊疗门诊、针对病种,制定多学科诊疗规范、制定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的督导检查。六是加大多学科诊疗(MDT)门诊和住院服务宣传力度。

  致公党市委会▶▶▶

  关于加快恢复练江自净能力的几点建议

  建议:一是量化河长制考核制度,强化治水责任落实。二是深化对入河排污口的清查整治。三是开展流域内污水产生量、处理量详查。四是系统实施水面保洁、清淤清障、引流活水,恢复河道流动自净能力。五是加快峡山大溪等生态修复的示范探索。六是将支流河涌河道整治与城镇改造、文化建设相结合。

  致公党市委会▶▶▶

  关于加强汕头船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建议:一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向上级提出减免船员个人所得税政策。二是设立船员促进专项基金。三是鼓励现有的大中专院校积极发展船员职业教育。四是盘活本地培训机构。五是建立船员人才保障措施。六是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船员有序流动。七是持续推进船员“体面劳动”工作。

  致公党市委会▶▶▶

  大力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

  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建议:一是大力宣传全科医生制度。二是加大全科医生培训力度。三是大力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四是营造良好的全科医生发展环境。五是做实做细家庭签约服务。

  致公党市委会▶▶▶

  关于加强部署联防联控防治臭氧污染的建议

  建议:一是推进环保和气象部门协作,建立健全监测体系网络。二是参照推进PM2.5源解析研究的部署,开展臭氧污染源解析工作。三是结合污染源普查,全面普查VOCs污染源分布状况。四是开展对企业VOCs的排污申报和台账管理。五是参照PM2.5控制实行目标量化,建立考核机制。六是实施以奖促治。七是用好科技手段强化移动源排污管理。

  九三学社市委会▶▶▶

  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助推汕头特区再出发

  建议:一是加快建设和尽快启动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个设备齐全、功能完备的会议会展中心。二是考虑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南澳县建设海滨会展中心,配套美食和相关旅游产品,打造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展览、宴会、文化活动等的场所。三是加强与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把有行业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的专家级会议、行业论坛等交流合作活动设定在汕头。

  台盟市支部、市台联▶▶▶

  培植本土文化 传承潮汕方言 助力汕头创文工作

  建议:一是“精深”,深化对潮汕方言的研究和宣传。深挖更多存在于潮汕方言之中的潮汕传统文化。二是“精品”,加大力度推动潮汕方言代表性精品作品的传承和创作。三是“精准”,进一步推动潮汕方言传承工作顺利开展。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强化担当 形成合力

  积极推进我市小学生430校内课后服务工作

  建议:一是尽快在我市开展小学生下午4点半校内课后服务。二是构建合理的校内课后服务成本分担机制。允许引入的第三方社会机构在核定成本后按公益普惠原则进行收费。三是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对学校收费、教师取酬、安全管理责任界定等内容予以明确,并确保参与服务人员的劳务所得。四是因地制宜采取灵活措施,先选择中心城区部分学校进行试点,再在全市全面铺开。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关注读写障碍儿童 推动特殊儿童社会保障

  建议:一是加大宣传,普及社会认知度。早鉴定,早干预,早治疗。二是加大培训,提高教育工作者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大诊治,为患儿及时提供专业医疗保障。建议在汕大医学院等专科学校、师范学校进行课程设置。

  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

  关于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建议:一是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相关行业规范、管理标准等的立法。二是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保障、激励、协调等机制,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公共治理水平。三是发展公建民营、民办公助以及政府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注入多元化持续发展的动力。四是以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智慧平台,做好居家养老的资料建档、需求调查、信息发布、信息反馈等工作,综合分析社区老年人的年龄、健康、收入状况,为其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一站式服务”。五是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上门服务;以社区义工队伍、居家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卫生中心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综合性助老服务体系。

  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

  提升国际化水平 发挥在汕外国人作用

  把汕头建成更开放更文明的特区和发展极

  建议:一是加强公共场所双语化改造,开发双语版“汕头公交”“汕头挂号”等城市服务手机应用。二是加大公园、运动场所等设施建设。三是强化主管部门、涉外组织与在汕外国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鼓励高校、企业等组建“外籍人士之家”、微信群。四是邀请外籍人士参加活动,深化其对汕头经济社会的了解。

  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关于筹办汕头工业历史博览馆的建议

  建议:一是迅速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筹备组,完成汕头工业历史博览馆建设的可行性报告。二是尽快启动对汕头工业历史博览馆选址的可行性研究。汕头工业历史博览馆的选址应结合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活化现有的建筑物。三是组织专班收集整理汕头工业史料,编辑整理出版《汕头工业史图册》,做好做足建设博览馆的资料储备。

  市政协香港组▶▶▶

  发挥侨乡优势 为海外侨胞传承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平台资源,打造文化传播交流高地。二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支持汕头大学、汕职院、技校和艺校等打造文化传承基地。三是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注重文脉延续,打造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等文化体验基地。四是探索建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作出贡献的人士授予荣誉或奖励。

  市政协澳门组▶▶▶

  规范对我市医院护工队伍的管理

  建议:一是建立汕头市医院护工资源库,建立护工“准入制度”,加强注册培训。二是利用AI、互联网和大数据做到配对,资源共享。三是发挥和鼓励志愿者、教会和宗教人士参与爱心的工作。

  市工商联▶▶▶

  用足用好政策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梳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印政策汇编,打造集中发布平台,加大解读力度。二是按照“简化申报手续、降低申报成本、缩短办理时间”的原则,引导民营企业办理各项扶持措施。三是加强调查研究,制定普惠政策,增强获得感。四是加强督查落实,发挥政策效应。

  王双喜委员▶▶▶

  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一是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解除科技、经贸等部门的“触雷”忧虑,继续加强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项目经费支持。二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打破对领军人才评聘中对学衔、帽子的依赖,以产业需求为前提,适当放宽对引进人才的论文、学位、年龄等限制。三是继续强化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建设院士工作站、特派员工作站、企业工程中心等。

  李钊委员▶▶▶

  擦亮特区牌子 探索建立中以科创新模式

  建议:一是考虑在中以科技创新合作区或华侨试验区,先行划定试验园区,运用特区立法权,建立参照以色列在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务、投融资、行政审批等方面的专业化政策和体制。二是借助广以理工学院,以共建联合科技孵化机制为载体,积极推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项目、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落地园区。三是设立“中以合作战略办公室”及驻以色列办事处,规划协调中以各部门制定配套政策及实施细则,并为以色列各类科创资源进入汕头提供服务;聘请高水平策划团队或组成中以联合团队。

  马庆宣委员▶▶▶

  大力发展科技金融 激发区域创新活力

  建议:一是加强政府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银行+政府+担保+保险+科技+科技服务中介”为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二是构建适应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金融激励政策。三是营造创新创业良好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人人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良好社会氛围。

  王伟雄委员▶▶▶

  加快我市物业行业标准化建设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

  建议:一是相关部门召集有关企事业单位、院校及专业机构,就推动开展我市物业管理标准化工作进行座谈,积极引导和推动筹备成立汕头市物业管理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二是探索建立物业管理标准化工作机制。三是鼓励优秀物管企业编制及实施企业标准,积极培育和发展我市物业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王伟雄委员▶▶▶

  巩固“创文”成果 推动“创文”持续发力

  建议:一是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深度参与的主体作用,在广大市民中大力宣传“共商共建共享”的创文理念。二是创新创建手段,把社区作为创建的立足点和着力点。三是强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

  刘俊毅委员▶▶▶

  打造科技金融业态 助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建议:一是打造融资担保发展新模式,助力国家供应链金融和长租房等政策的推广。二是积极申请互联网证券、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三是积极稳妥发展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

  刘庆丰委员▶▶▶

  关于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建议:一是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奖励金标准和改革发放方式。二是为独生子女父母医疗、养老待遇给予优待。三是尽快推进建设社区“长者饭堂”,为居家老人提供规范、健康、营养、方便、快捷的午餐配餐服务。

  余双利委员▶▶▶

  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的建议

  建议:一是重视对民间资本的引导,集聚金融资源,留住人才需要产业生态和环境。二是围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加快汕头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三是严打造假售假行为,营造一个法治、公平、诚信社会。

  陈文贞委员▶▶▶

  关注大众心理健康 让和谐社会更和谐

  建议:一是重视精神疾病诊疗机构的建设,让更多医疗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二是发展社会工作专业队伍,政府购买服务。三是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举办知识讲座,为员工开展心理测评。四是建立综合心理援助服务平台,依托医疗卫生机构、专业社会机构、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五是加强心理知识科普宣传,让患者家属了解患病根源以及治疗途径。

  张亮委员▶▶▶

  加大我市高等教育建设力度 推进汕头振兴发展

  建议:一是统筹布局,定位清晰,多园区规划建设。二是对接市场,产教结合,高教服务地方经济。三是学校公立,民建为主,名牌大学托管出效益。四是成立“高等学校建设基金”,探索“公立-民建-托管”高校办学模式。

  欧先涛委员▶▶▶

  建议成立“产融基金” 助推民营实体经济发展

  建议:一是聚焦企业痛点,制订针对性措施,降低企业成本。二是加快“产融结合”,成立“实业投资基金”。三是整合实体企业上下游资源,构成整个产业链大平台,实现用“金融杠杆”撬动千亿级的产业。

  本报记者 黄鸿华 整理

2019-01-20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1 1 汕头日报 c7168.htm 1 为加快汕头经济特区发展 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