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2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04版:理论与实践

学习增强“四力”,体现记者自身价值

□ 翁 夏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要求,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殷切期望。基层党报新闻记者只有深度学习增强“四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新时代党报记者的自身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四力”,书写人民业绩,讲好中国故事,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不断强起来,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四力”要求,寄托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殷切期望,适用于整个宣传思想战线。作为一名基层党报新闻记者,时时学习,深受其益,明白到只有深度学习增强“四力”,才能更好地体现新时代党报记者的自身价值。兹采撷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内容,结合实际工作,试论之如下。

  一、增强脚力,就是不畏劳苦,把实践和基层当最好课堂

  习近平同志长期以来亲身履行并屡屡强调实地调研的重要性,无论在何岗位,他都不惜脚力,深入基层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譬如1988年在福建宁德地区工作,他便带头跑遍全地区,致力倡导“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的工作方法。近年,“走遍基层才能心里有数,才能心有灵犀一点通”,“记者调研也要接地气”等,更是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尤其应该锤炼脚力,只有深入各地,永远在路上,才能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才能查实情、动真情,才能做到心怀黎庶、不负使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来是最为实用的工作哲理。另一方面,脚是站立的支撑点,练好脚力,方能不做墙头草、随风柳,才能无惧风吹雨打,站稳脚跟,永远企稳立场。

  事实上,《汕头日报》创刊70余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前辈们的脚力是分不开的,每一篇优秀作品,莫不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形势下,网络消息以及自媒体的盛行,新闻信息源更为复杂,不在增强脚力作自我要求,没有做到日常时清楚大概、突发时深入现场,便难以做到全面、深刻和贴近现实,也就难以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了。

  二、增强眼力,就是拓宽视野,提高学习和工作业务水平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所谓“层峦开径隐空青,勃窣蹒跚眼力生”,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统一整体,新闻工作面对的看似只是某一具体事件,但它的背后无不彰显着各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联系,只有于高处更高、于微处更微,勃窣蹒跚、拨开层峦,不受表面现象迷惑,才能完成更为扎实、深入的作品。另一方面,扩宽视野,捕捉细微,我们才能发现更多的真、善、美,写出角度新颖、更具水平的作品。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一直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几年来更不乏集体活动,如组织记者全媒体采访团厦门行活动、派出采编骨干赴各地学习先进媒体经验等,都是令我们增强眼力、拓宽视野之举,使我们更好地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涵养出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宜的职业眼力。

  三、增强脑力,就是开动脑筋,深化思考和辨析问题能力

  习近平同志一直要求,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要多动脑筋,“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复思考。这对于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很有好处。”开动脑筋,是思考和辨析能力的源泉,具体到宣传工作、新闻报道等,则必须“在入脑入心上下功夫,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

  只有时时用心用脑,久久坚持磨砺,才能增强思考和辨析能力,提高思想水平、政治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从而具备良好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方可在工作中抓住要点重点、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业务上坚持方向导向、而不会在稍为繁复局面面前便无所适从。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既要能发现问题,更必须有大局意识,倘若平时不多思考、遇事不开动脑筋,便会同当下不少基于吸引眼球的“自媒体”般,一听就起哄,一闻就落笔,一见欠妥的执法行为便率意渲染,完全忽视了相关部门日拱一卒式的努力,这便有悖“多看光明面,不受阴暗点影响;多看本质,不受表面现象迷惑”的原则,结果是既未能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也无助于解决实际社会问题。

  四、增强笔力,就是锤炼文风,让综合文字能力与时俱进

  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文风问题,指出宣传工作必须提高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要“改进文风,创新方式,做好形势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主题宣传,在真实可靠上动脑筋,在可亲可敬上做文章”,“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所谓“识贯事中枢纽,笔开象外精神”,练笔力既是新闻记者的基本职业要求,也是新闻记者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彰显了一个人的逻辑、表述、格局、情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素养,要做到象外精神,则需认识诸事枢纽,这就要求日常结合文风练笔力。所有文章都是要通过文笔落到实处,只有增强笔力,弘扬“短、实、新”的清新文风,方能写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方能成为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的新时代合格新闻人。

  汕头经济特区报社近年来狠抓文风问题,并专门组织或分批安排编辑、记者走进基层,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成果,效果明显。不少作品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从民生视角着力,融进百姓情怀,深受群众的好评,并屡屡获得上级的褒奖。这些,都和重文风、练笔力有着紧密的关系。作为年轻一线记者,笔者同样在学习转文风、练笔力的过程中大受裨益,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支持下,写出《我市开出环保最大笔罚单》(2015年度广东新闻奖)等获奖作品。

  总而言之,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体,对“四力”的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深度学习增强“四力”,慢慢咀嚼消化其丰富内涵,才能在做到不负新时代媒体人应肩负之新使命的同时,体现出党报记者之自身价值。

  (作者单位:汕头经济特区报社)

2019-07-22 □ 翁 夏 1 1 汕头日报 c54232.htm 1 学习增强“四力”,体现记者自身价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