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6日
  出版
首页
第03版:社情

“有机会,我想再去看樱花吃热干面”

——访汕大医一附院驰援武汉医生潘红星

  潘红星医生在抗疫一线。

  今年鮀城的木棉花开得格外红艳。木棉花,又叫英雄花。英雄花挂满枝头,夹道欢迎驰援武汉的汕头医疗队回家,我们的英雄回来了!奋战了51天后,九三学社社员、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重症监护室副主任医师潘红星,回来了。

  援非医生再出征,“我必须上”

  时间轴且拨回大年初二——“我多次奔赴危急最前线,经验丰富,我不去谁去!”曾经参加过中国援助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多次跟传染疾病打交道的潘红星,意念十分坚定。彼时他刚回到湖南老家,正在看望生病住院老父亲,当得知他所在单位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要组建援鄂医疗队时,第一时间主动请缨。

  爱人得知后却忧心忡忡。原来,潘红星在赤道几内亚执行任务时,颈椎受到严重的损伤,造成严重后遗症——不能长时间保持站位、坐位,否则会压迫神经造成右侧肢体剧烈疼痛,稍不注意,就会有高位截瘫的风险。去到武汉,必须穿防护服进行高强度工作,对他来说是意志和身体的双重考验。“我无论如何都必须上”,潘红星给爱人做思想工作,好不容易妻子同意了,他立即连夜订票赶回汕头集合,隔天出发武汉,连最重要的医用颈托都忘记一并带上。

  “我不怕,必须给年轻医师做表率”

  1月28日,初到武汉,城市一片肃穆。汕头医疗队驰援的是武汉汉口医院,是疫情“重灾区”。第一天上班的情景潘红星记忆犹新,那是他第一个班,也就是全队的第二个班,医生们都坐在电脑前熟悉医疗电子病历系统,“这时接连来了三个病人,其中一个,CT显示肺全白了。这三个人都是我一个人先亲自去看的,先记录病情,再一起处理。”潘红星说。他这么做,既是为了及时救治病人,也是给年轻医师做个表率,让他们知道只要做好了防护,密切接触病人并不可怕,毕竟对于危重病人要多到病房密切观察。

  事实证明大家很快就克服了初期的恐惧心理。潘红星在援非时曾染上疟疾,回国后曾两次复发,这让他对传染病有更深的体会。“蚊子随时可能咬你,不可预防,但冠状病毒是可以预防的,我们在汕头、武汉都进行专题培训,工作时穿脱防护服有专人监督。”他还说,“汕头、武汉社会各界特别是所在单位医院的鼎力支持,也让我们这些站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备受鼓舞,充满士气。”

  “我不累,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时间紧人手缺,医护人员要迅速接手工作,困难可想而知。医生接诊病人必须通过电脑录入系统,武汉的医疗电子病历系统和广东不同,“那边是等着床位的患者,这边是忙个不停的医生护士”,不熟悉操作系统加上设备不足——临时隔离病区内仅有2台电脑。潘红星主动先接触病人,隔着笨拙的两层手套,透过雾蒙蒙的护目镜,把主要病历都先记在纸上,过后再请教同事把病历输入电脑中。

  护目镜起雾,也是一个棘手问题。“刚来那天,护士着急要我签字,我忙得全身汗,烘得护目镜都起雾了,一个字也看不清楚,也来不及出去再进来了,这样太浪费时间,情急之下拿下护目镜,也暴露了一下,才看清字。”潘红星回忆起来还有点后怕。后来大家探索出用洗洁精涂两遍护目镜的办法,解决了起雾问题。

  一进病区,潘红星就时刻待在病房里,随时观察患者动态,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一一化解难题。他戏称,“一片纸尿裤,我用足5个小时。我不累,能多做一点是一点。”

  “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医疗队从1月28日离汕投入“疫”线工作,到3月18日完成汉口医院工作病区患者清空任务,交接完手续返回驻地休整,共奋战了51天,潘红星坚守到3月18日最后一班患者清空才离开。回忆起这段经历,潘红星觉得虽然辛苦,但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从各级党委政府到社会各界,从酒店员工到出租车志愿者,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奋斗着。

  “你们不用感谢我,我也不是什么英雄,那些在背后一直默默支持我们的,才是真正的英雄!”潘红星说到这里有些哽咽,“这次驰援,让我对国家、对我们人民、对我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说到对武汉的印象,一直全情投入到抗疫一线的潘红星遗憾地表示,这次来去匆匆,都没来得及看看这座城市。

  “上班时很忙碌,一忙起来就忘记疼痛了,一回到酒店,我就得疗伤了。我右侧肢体特别疼,只能通过俯卧来缓解疼痛,有时会疼得想把手剁掉。”潘红星说。后来,爱人寄了颈托给他,疼痛才有所缓解。“有机会,我想再去武汉看一看,这次要看樱花,吃热干面。”采访的最后,潘红星笑着说。

  本报记者 郭丹

  通讯员 冯晓丹 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

  3月22日,汕头首批驰援湖北最美逆行英雄顺利归来,鮀城街头盛放的木棉花仿佛在为这些最美“逆行者”鼓掌叫好!他们也为人父母,也是丈夫和妻子,也是长辈心中永远的牵挂。

  疫情就是命令,一个个普通人在紧急关头,逆行而上,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为打响疫情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汕头援鄂医疗队医生潘红星不顾自身的伤痛,软磨硬泡连夜做通妻子的思想工作,由于走得急,连对他身体康复最为重要的颈托也忘了带上。在采访中,仿佛能听见潘医生心里在说:“奔赴战场的决心,刻不容缓!”

  50多天的奋战,一个个紧张忙碌的日日夜夜,汕头首批援鄂医疗队回家了。武汉的樱花开了,任务在身的他们却来不及细细欣赏。像潘医生这样不顾自身旧患在身,冲锋在前的医生还有很多。正是有这样举全国之力的驰援,正是有无数个自认“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的驰援武汉的医生,这场疫情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2020-03-26 ——访汕大医一附院驰援武汉医生潘红星 1 1 汕头日报 c73044.htm 1 “有机会,我想再去看樱花吃热干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