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4日
  出版
首页
第08版:潮风

远去的“箍桶风景”

  ■ 墨 沫

  当年箍桶匠以精湛的木工手艺为人们做饭洗漱、婚娶祭祀带来了方便。随着时代的发展,箍桶手艺乏人问津,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木之美,取自天然;艺之美,出自匠心。旧时,精致细腻、稳重大气的木器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各式纯手工制作的木桶木盆应有尽有,从洗脚用的脚盆到储存粮食用的米桶,从打水用的吊桶到洗衣用的捣衣盆,从女儿随嫁的子孙桶到家家必备的马桶,都得请工匠来做。这专门制作或维修木桶木盆的手艺人,大家称其为“箍桶匠”。

  第一缕晨曦照耀大地时,箍桶匠就挑着箍桶担,走村串巷去修理各式各样的木桶制品。“箍桶噢,箍桶噢……”人还未到村口,已拉开嗓门。幽静深巷中的人家,听到“箍桶”的吆喝声,纷纷走出庭院招手相呼,拿出磕碰损坏、日久磨损的旧盆或旧桶给他看。价钱讲定,箍桶匠就开始在外埕干起活来。

  箍桶担一卸,箍桶匠不慌不忙,把箍桶担里的工具一股脑倒在地上。“箍”是手艺的精髓所在,一定要严丝合缝,牢靠而不渗漏,来不得半点马虎。只见他嘴里叼一支烟,直接坐在箍桶盖上埋头干起来。布满老茧的一双手时不时用锯子锯锯,把做木桶的木块锯成大小相同的木条;时不时用刨子刨刨,保证桶沿具有固定的弧度;时不时用竹签钉插插,木条间皆采用竹销连接;手中的刮刀“哧哧”响,瞬间就用篾丝做成了一个新箍。箍桶毕竟不像做家具,要反复度量,反复刨,每一块板都要有它的缝道,要用划好刻度的平尺确保切面为梯形。为了力求坚固耐用,箍桶篾编花样居然可分为三插花、五插花、七插花,篾圈颇为精致考究。当然家里舍得花钱的,还可用铅丝、铁丝或钢丝来上箍,可结果往往还没竹篾来得结实,即可防霉又可防蛀,经久耐用。

  “箍桶师傅本领高,刀一把来篾几条。弯板几块分得散,篾圈一个箍得牢。”箍桶匠能轻车熟路地完成各类木器制作,靠的是箍桶生涯细细揣摩的经年功力。各种榔头、斧子、钻头交替使用,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好一阵钻孔、拼接,确保每块弯板嵌二枚屑钉拼接成桶。用木槌沿着圈“梆、梆、梆”地一阵敲击,直将这堆烂弯板箍成了盆桶样。箍桶匠仔细端详着,又用刨子、锉刀和砂纸,时不时锉锉、擦擦,篾箍紧一紧,再用桐油油几遍,一只老旧的木桶被打磨得愈来愈光滑。嘿,慢工出细活,伴随着空气中弥漫着的细细木屑和淡淡桐油香,一只焕然一新、滴水不漏的盆桶就摆在主顾面前了。

  20世纪70年代以前,村里还时常有箍桶匠到来,以精湛的木工手艺为人们做饭洗漱、婚娶祭祀带来了方便。可随着轻便的塑料制品攻城略地,耐用的不锈钢制品进入百姓家,人们日渐嫌木制品笨重、不美观,箍桶手艺逐渐乏人问津,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生存,箍桶匠们纷纷转行。箍桶担旁那有节奏敲击木头的声响再也听不到了,“箍桶噢,箍桶噢”的吆喝声已成依稀往事。

2020-10-24 1 1 汕头日报 c86332.htm 1 远去的“箍桶风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