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19日
  出版
首页
第04版:美食

传承一百多年,姜薯桃制作全凭“手上功夫”

五代人用心守护“甜蜜味道”

  梁志泳(右)传授姜薯桃制作技艺

  个头匀称的姜薯桃

  选用皮薄光滑、肉白的姜薯为原料

  反复揉擀,直至姜薯泥起胶不粘手为止

  内馅可以是豆沙,也可以选芋泥、花生瓜册糖等

  □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摄影报道

  热气腾腾的蒸笼中,个头匀称的姜薯桃香气四溢,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桃子里的甜馅混着姜薯香入口,糯不粘牙,甜润可口。对于许多潮汕人来说,小小的姜薯桃,承载着儿时记忆,从味觉、视觉到其蕴含的深刻内涵,让人暖胃又暖心。

  去年,姜薯桃入选汕头市第七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采访中,姜薯桃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梁志泳将一段“古早味”的传承故事娓娓道来。

  好手艺传承五代

  传说西王母瑶池设宴做寿,用3000年一熟的蟠桃招待群仙,甚是逍遥和享受。在坊间,生日宴、敬老宴也少不了一道寿桃,而用姜薯制成的寿桃,却是潮汕地区特有的美食。

  “姜薯是潮汕地区的一种特色薯类。”一说到姜薯,第四代传承人梁志泳话匣子立即打开。他告诉记者,姜薯主要产自潮阳、濠江、惠来等地,对种植环境的要求比普通作物高得多,水质不能有污染,种植的土质也有讲究,“白沙土”种出来的姜薯品质要比用田土种的更好。

  谈起家传手艺,梁志泳十分自豪:清光绪十六年(1890),他的曾爷爷梁幼晶在达埠许氏生祠旁开设“晶合号”食肆,其制作的姜薯桃清甜香爽、入口绵滑、风味独特,备受食客的喜爱。梁氏以此为业,至今已五代传承。第二代传承人梁万传自少年开始跟随父亲在自家食肆工作,传承了父亲的姜薯桃制作技艺。

  子承父业,第三代传承人梁邦达继续从事餐饮行业。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先后在达濠饮食联店、河浦饮食店铺当厨师。至改革开放以来,梁氏家族恢复祖上“晶合”的招牌,在濠江区内相继开办酒楼、酒店,其姜薯桃制作技艺在当地广为传播。

  出生于餐饮世家,梁志泳自小耳闻目染,对制作工艺更是耳熟能详。他告诉记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姜薯桃制作不断改良提升,除了豆沙馅,还可以是芋泥馅或者花生瓜册,营养更加全面,口感更香嫩滑口。

  “古早味”百年不变

  一个洁白的大瓷盘,四周是用面团揉搓成的绿叶点缀,中间摆满白里透红的姜薯桃,如此惟妙惟肖,是由专门的模子“压制”出来的吗?“制作靠的全是师傅的手上功夫。”梁志泳说,用薯泥塑形比用粉团面团的难度大得多,但手法熟练的师傅只凭一双手和一根筷子,不借助任何模具,就能够在薯泥中包入馅料,并将它塑造成秀美传神的桃子形态。

  受祖辈影响,梁志泳从小对姜薯桃有着特殊的感情,“姜薯桃是一种富含情感价值的载体,承载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梁志泳说,从曾祖父创制传承至今,姜薯桃已经130多年了。“人们要吃的就是这种传统味道,一改就变味了。”梁志泳表示,时过境迁,小吃品种越来越多,但传统的东西却越来越少,这道传统小吃很多人都是从小吃到大,他不想让祖辈的手艺失传,更不会让这种旧时的味道消失。

  “制作姜薯桃看似简单,其实每一步都有讲究。”梁志泳介绍,姜薯要选潮阳西胪镇八乡岩前村出产的,其皮薄光滑、薯大肉白。把削好皮的姜薯放入蒸笼,用猛火蒸煮熟透。出锅后趁热放在粘板上,用刀的斜面将薯块碾压成茸泥状,加白砂糖,再放在粘板上。像擀面团一样用力反复揉擀,直至姜薯泥起胶不粘手为止。

  捏制粿桃十分考验师傅手艺。记者看到,松散的薯泥在梁志泳手里“把玩”自如,他将姜薯泥团捻成小块,捏成窝状放入甜馅料,如豆沙、芋泥、花生瓜册糖等,用双手捏成圆锥形,然后用筷子上端的棱角,在薯团中上端轻轻一压,再喷点粉红食用色素,一颗颗香甜清爽、风味诱人的姜薯桃便大功告成。

  老味道玩出“新花样”

  潮汕人办宴席已形成一套独特的程序,其中头尾两道菜一定是甜点或甜汤,叫“头尾甜”。姜薯桃寓意“甜蜜圆满”“福寿吉祥”,是许多人贺婚、祝寿、乔迁等喜庆宴会的首选点心。

  守一方天地,传一项技艺,非遗美食的背后,是每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坚守。“既然是一种文化,就要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梁志泳坦言,传统的美食离不开传统的技艺,离不开匠人们对这种技艺的传承和发扬,非遗美食,吃的是味道,也是文化的传扬。为了广泛宣传这种传统美食,提升姜薯桃的知名度,梁志泳将速冻保鲜方法应用到姜薯桃的贮存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姜薯食材受季节影响的难题,使这一美食甜品不仅能“全天候”供求,还可通过现代物流配送,远销全国各地。

  打拼了大半辈子的梁志泳,正逐渐把“接力棒”交到儿子手上。儿子梁少炯现为酒楼主厨,已掌握了祖传的姜薯桃制作技艺。在梁志泳看来,祖辈兢兢业业“打下的江山”一定要守好,让传承下来的姜薯桃制作手艺成为汕头一种传统的美食文化。他说,传统美食是一种舌尖记忆,它反映着市井风情,寄托着无限怀旧情思。为了这口熟悉的味道,他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守护,用匠人精神去打磨、传承,让老味道历久弥香。

2023-03-19 传承一百多年,姜薯桃制作全凭“手上功夫” 1 1 汕头日报 c136165.htm 1 五代人用心守护“甜蜜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