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汕头市公益基金会联合相关部门和单位,携手汕头市绿衡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为建设绿色和美文明汕头共行动”、“保护韩江水我在行动”、“急救在身边”公益培训等系列公益活动,积极投身于人居环境建设中,引导群众共同守护青山绿水蓝天净土,让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共建美丽家园。
环保科普润童心
“韩江、练江、榕江是潮汕人民的母亲河,同学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母亲河、保护饮用水源”……一场“保护韩江水我在行动”暨环保科普课堂在沟南小学开讲,让绿色环保理念逐渐深入童心,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韩江母亲河的行列中来,用实际行动保护母亲河韩江,造福子孙后代。
这是汕头市公益基金会携手汕头市绿衡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当天,市公益基金会和市绿衡环保志愿者协会以及市安和义务救援队联合在沟南小学举办环保公益活动。在宣讲课上,市绿衡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蔡锐璇和工作人员一起通过生动的PPT课件为同学们重点讲解,以学生喜爱的漫画形式,深入浅出、娓娓动人的讲解,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对于在潮汕大地成长的人来说,韩江可谓我们的母亲河。目前,汕头市各区县的生产生活用水都有赖于韩江的供应或补充。“近年来汕头市两潮等区县都出现了严重的水源性缺水,韩江也持续出现偏枯现象,节水护水迫在眉睫”……随着蔡会长的讲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既了解了韩江水资源的管理、使用和保护现状,也明白了水资源保护的原理、举措和重要意义。一堂课下来,同学们对保护母亲河的使命担当铭记于心。
据介绍,为了守护母亲河韩江,保护母亲河、保护饮用水源,2021年市公益基金会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绿衡环保志愿者协会等共同在腾讯公益平台日发起“保护韩江水我在行动”99公益日筹资活动,募集资金,开展《保护母亲河,共饮韩江水“环保课堂进校园公益行”——暨守护母亲河“周日行公益包”》活动,呼吁大家摒弃陋习,自觉保护水源,让韩江秀水长流。
“希望通过实际行动,美化韩江沿岸环境,并以此唤起市民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共同维护城市生态环境”,汕头市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少杰说,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生活现实的决心。
巡河护绿不松懈
“要自觉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韩江。”“扔垃圾要注意先做好分类。”“喝完水请自觉把矿泉水瓶带走。”……这是由生态环境局、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共青团汕头市委和市妇联联合主办,汕头市公益基金会协办,市绿衡环保志愿者协会承办的“为建设绿色和美文明汕头共行动”生态环保系列宣传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个镜头。
“河小环”民间巡河活动是此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绿衡志愿者们带上垃圾夹和大垃圾袋,沿韩江支流多个河段巡视河水及堤围情况,清洁垃圾,宣传爱河护河观念。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或两人一组,或三五成群,有的在拾捡河岸边的垃圾,有的在向岸边过往群众宣讲环保知识,他们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洋溢着奉献的激情。
“希望我们能为保护韩江奉献出自己一份力。”志愿者吴女士携女儿一齐出动,她表示,参加志愿活动很有意义,不仅可以为环保助力,还能够让孩子在社会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培养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除了巡河活动,在各种环保节日主题活动中,比如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六·五”环境日宣传活动、低碳日宣传活动等,都能看到绿衡环保志愿者的身影,他们身体力行,倡导低碳环保,号召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珍爱地球,保护绿色家园。
什么是低碳生活?为什么要低碳生活?怎样才能低碳生活?在市区各休闲广场或者社区,环保志愿者们向群众宣传低碳环保理念,身体力行清理环境卫生。为了让群众对“低碳”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志愿者列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让大家了解环境污染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并告诉大家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包括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水、节电、使用环保袋、多步行或坐公共车辆、衣服尽量手洗等。
“志愿者们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让低碳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王少杰告诉记者,“美丽汕头我行动,绿色生活我倡行”汕头市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系列公益活动,让广大市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绿色环保的相关知识。他表示,绿水青山是我们美丽家园的环境基础,而文明健康则是我们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公益宣传,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觉爱护环境的意识,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多“绿友”共绘绿美新画卷
近年来,在市公益基金会的许多活动中,总能看到绿衡环保志愿者的身影,他们积极参与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和进商场等“六进”活动,润物细无声,让环保理念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
“我们走进乡村,进行现场宣讲、巡河清洁、入户宣传等活动”,说起进乡村环保公益活动,蔡锐璇如数家珍,她告诉记者,活动主要围绕“美丽汕头我行动 绿色生活我文明”“河事,我的事”等主题,与村民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环保理念,吸引更多村民加入到环保队伍中。“做环保公益虽然辛苦,但每次看到乡村环境更加宜居,听到村民们感谢的话语,我们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干劲。”蔡锐璇说。
让蔡锐璇欣喜的是,环保路上,她并不孤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参与环保事业。节假日,环保志愿者们走进景区,协助工作人员积极劝导、捡拾垃圾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让文明旅游成为假日的一种新风尚。活动中,志愿者们自备垃圾钳、垃圾袋、扫帚,穿梭在景区的草地、栈道等人流集中区域,沿途清理被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等垃圾。看到有带孩子游玩的家长,就主动上前向他们宣传环保和文明养成知识,呼吁大家共同爱护景区环境。经过地毯式的搜索,志愿者所到之处垃圾被捡拾得干干净净,每个志愿者的垃圾袋中都是“战果累累”。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正是有了无数这样的优秀队伍,我们的家园才变的更干净!我们的城市才变得更美丽!“希望有更多的人一同携手,从小事做起,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汕头市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黄民雄表示,大家行动起来,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监督者、守护者,让潮汕大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环境更优美,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汕头”。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