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19日
  出版
首页
第08版:美食

金秋时节,到东北尝金皮馅饼

  香而不腻的金皮大馅饼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西风一起,东北平原便呈现出丰收景象。这时节到东北农家,除了欣赏五谷丰登、盆满钵满的喜人景象外,还能干点什么?——吃馅饼!东北农家院烙出来的金皮大馅饼可是闻香下马、见饼停车呢。

  东北农家院里做出来的馅饼,那叫一个地道:薄,薄如纸;软,软似棉;筋,筋若玉;黄,黄赛金;香,香满口!别的地方做的馅饼,多半是“擀”的,而东北农家做的馅饼却是“摊”的,制作手法上有着天壤之别。

  金秋时节,东北大平原种出的小麦“囤”熟了,色正,味醇,磨成面粉后,筋性大,品质好。用凉开水一层层地淋进白面里,边淋边用筷子在盆里搅——有多大劲使多大劲,直至把面中的筋性、品质和霸气给“逗”出来!——用热水、温水和白面,或软如“绕指柔”,或硬如“石敢当”;而用筷子搅的面,稠而不稀,绵而不断,挑起来,丝丝缕缕,如银如线,藕断而丝连。和好面,用湿布把面盆罩上,放在热炕头上饧一会儿。

  趁饧面的工夫,准备肉馅。取五花肉或里脊肉,细细地剁成肉泥,加入芹菜、白菜末、葱花、胡椒、豆油、盐等一干主辅料搅匀成为坨状。把平锅烧热,淋油;把饧好的面揪出一小块来,放在湿碟(瓷碟敷水)里,一则防止面粘碟,二则便于摊面。手脚麻利的农家主妇会在三五秒内,便将一个面剂子摊成一张薄如纸、白如练、嫩如膏的面皮,而后把肉馅放在面皮中间,三根手指灵巧地动作一番,转瞬间便将肉馅稳稳地包裹起来,趁着油锅爆香的当口,将其放入平锅内。随着一声“呲啦”响,屋里屋外顿时飘出一股香气。挨锅这面烙出硬皮后,铲起,翻过来,烙另一面,边烙边用铲刀将馅饼压成薄薄的饼状。

  这是个“手艺活”,讲究一个火候和力道:用力过大,面皮压破了,肉馅跑了出来,馅饼“元气大伤”,味道就打折扣了;用力过小,馅饼便成为厚厚的一个肉坨,失去饼的意义。农家主妇填火、揪面、摊压、包馅、烙饼、压饼、翻饼、看火候等多道工序一人完成,忙忙碌碌却井然有序。

  也就是七八分钟的工夫,一锅馅饼便烙成了。别急,虽然这会儿锅内香气缭绕,勾人馋涎,却还有最后一道工序:上油。在锅内淋些油,再趁热翻上几番,那饼再铲出锅便陡然换了模样:金鳞鳞,油汪汪,脆生生,香喷喷!高手烙出的饼,可以隔着面皮看到里面的馅是何内容而面皮绝对不破。

  挑开面皮,随着“噗”的一声,一股香气、热气呼呼地像浪头一样打过来,让人倏然间心神为之一爽,耳目为之一明。那饼,那馅,都把内在的品质发挥到了极致,可谓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夹一个咬一口,先是咔咔有声,脆而糊香;继之噗噗有味,香而不腻。” (揭日)

2023-09-19 1 1 汕头日报 c145395.htm 1 金秋时节,到东北尝金皮馅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