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其中还提到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要求。近年来,汕头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顺应数字转型新趋势,围绕“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目标,重点发力“新基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夯实数字底座支撑
近年来,汕头扎实推进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随着汕头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成功设立并已建成运营,汕头成为国内除上海以外另一个同时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和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城市。这意味着,国内通信数据传输无需经过广州迂回“出海”,在面向东盟和亚太地区数据传输方面具有时延最短、带宽充足、通信可靠性高等优势,这对汕头发展跨境金融、跨境大数据传输以及远程医疗有重要意义。
将目光瞄向“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基建。在华侨试验区,人工智能重要项目广东移动AI创新应用中心正加紧建设,计划今年竣工验收。“中心将打造AI算力新基建,以国家级移动云+区域边缘云+跨境云+超算中心联动模式,为政府战略决策和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移动华南AI实验室研发总监蔡汝健向记者介绍,该中心还将通过在汕头部署华南区域的人工智能训练平台,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标准行业数据集和共享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智库,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落户汕头。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汕头还在“双千兆”网络供给能力、用户发展状况和应用创新水平等方面通过评估,成功入选全国“千兆城市”,为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夯实基础。在“数字赛道”上,汕头将继续布局建设光纤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千兆光网和5G网络布局,大力推动关键领域场景应用,为打造数字“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提供强有力数字底座支撑。
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极
作为汕头三大国家级功能平台之一,华侨试验区锚定数字赛道,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国际通信基础设施优势,打造汇侨联侨绿色算力节点、数字“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建设国际数据技术创新平台、跨境金融结算平台、跨境数字产业集聚平台、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助力汕头打造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面向世界的数字经济发展示范高地和数字中国的汕头样本。
去年,《汕头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出台,立足国际海缆登陆站、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和华侨试验区重大战略平台等独特资源,《条例》鼓励华侨试验区在数字经济跨境业务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先行探索,依托自身优势,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空间。近日,汕头还重磅推出《汕头市商贸赋能高质量发展十条》,提出对在华侨试验区注册经营的跨境贸易和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低成本、低延时、高稳定的国际通讯服务。
下来,华侨试验区将主动抢抓发展新机遇,积极建设汇侨联侨绿色算力节点,加快推进新型国际通讯试点业务,深化“聚数联侨”创新探索,发挥深汕数字科创产业园作用,做大做强跨境电商、跨境流媒体等数字企业集群,打造数字经济特区核心区,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极。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当前,汕头重点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中数大会“溢出效应”持续显现,吸引一批跨境电商、跨境金融、工业互联网、航天技术等新业态落地入驻,多家数字技术企业正加快探索数据流通新模式、创新场景应用,推动数据要素价值持续释放。
走进广东航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智联网医院”“智能一体化手术室”“远程医学影像云平台”等数字化的医疗创新应用场景令人应接不暇。“我们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打造的互联网医院,让患者就医也能实现‘数字化’。”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兵介绍,以往经常有患者不清楚该挂哪个科室的号,而在互联网医院里,导诊、挂号、预约、缴费、取报告等流程都可在线上便捷完成,患者只需按预约时间到医院就医即可,甚至连医生开的药都能快递到家,“相当于患者就医的大部分流程都交给数字化手段解决,让他们到医院不会感到迷茫,就医过程更有安全感”。
从改变生活方式,到保障生命安全,数字的“魔力”无处不在。星测科技(广东)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出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高精度测量监测系统,以监测数据自动化处理、实时报警等功能,解决危房状态自动化监测、桥梁道路安全监测、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安全性鉴定等难题,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比如结构已严重损坏或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的危险房屋,随时有可能丧失稳定结构和承载能力,无法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该公司测绘总监寇宇航给记者举了个例子, 对于危房,可抓住“倒” “塌” 等较大事故的发生为首要任务,北斗监测系统能够提供建筑倒塌等事故前完整的变形历史数据,真正做到依据可靠数据进行管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汕头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下来,汕头将发挥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绿色能源和侨乡优势,充分释放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瞄准数字经济赛道,着力加快新基建、完善产业链、构建生态圈,打造数字中国的汕头样本。
本报记者 杨舒佳
■ 记者手记
加“数”而行 蓄“势”向新
随着数字科技日新月异、数实融合持续深化,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产业创新的基本盘,成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汕头连续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数字基建加快完善、数智一体加速提质,可见数字经济集聚发展的优势不断凸显,正努力实现从创新探索到生产力赋能的跨越。
今日的汕头,数字产业势头正劲、大有可为,数字经济发展正成为推动汕头实现“迎头赶上”的重要力量。在数字领域的“蓝海”里,汕头将迎风而上,驱动产业发展巨轮驶向数字深海。 (杨舒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