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1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10版:文化

用杂技讲述“侨”的故事

汕头首部杂技报告剧主创揭秘《心烧·眷恋》是怎样炼成的

  一名杂技演员在高高叠起的9把椅子上倒立起来,她利用身体惯性以手推掉一张张椅子,一个个高难度动作紧紧揪住了观众的心,也引发了满堂阵阵掌声和喝彩;她还坐在高高的椅子上登高眺远、翘首望穿,生动地演绎了慈母盼儿归的心情,让人忍不住湿了眼眶,其他杂技演员在音乐旋律中迈着舞步……此时的杂技很特别,如同情节起伏跌宕的舞台剧,“讲述”着一个关于“侨”的故事……

  8日上午,汕头市杂技团出演的首部杂技报告剧《心烧·眷恋》在汕头老妈宫戏台举行发布会。据悉,该剧由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中国著名编导何晓彬历时一年多策划打造。上面是该剧片段《翘首望穿——蹬技叠椅》,崭新的表演形式令人眼前一亮,颠覆了不少观众对传统杂技的固有印象。发布会当天现场采访中,该剧主创人员率先揭秘了该剧背后的创作表演故事。

  “娱人易,动人难”

  该剧艺术总监兼创意编剧何晓彬介绍,杂技报告剧《心烧·眷恋》是首部以潮汕元素、潮汕风貌为特色的杂技报告剧,该剧在汕头杂技多年发展所积累的艺术优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求变。杂技报告剧是这部戏的艺术形式,像歌剧、舞剧、音乐剧一样都是艺术形式的范畴。

  据介绍,杂技报告剧与传统杂技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杂技艺术为本体,融入报告文学性、讲述故事塑造人物的戏剧性、灯服道效化等综合性,赋予单纯杂技技巧以性格、情感、风韵、意义以致灵魂和生命力,试图创造出一种可听可看可感可赞、处处引人入胜又时时令人惊叹的新型杂技舞台表演样式。

  潮汕地区海外华侨占比高,形成自己独特的“侨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汕头侨文化和其它地方不一样的地方正在于深厚的潮汕文化底蕴。几代人的生活经历,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因此,这一次创作,不再局限于展现杂技表演的惊、险、难、美、奇去‘娱人’,而是同时追求深厚侨文化背后的‘动人’。创作中,任何片段,每一个细节,我都融入情感追求动人。同时,也期待这部作品能够改变更多人对传统杂技的传统印象,告诉大家杂技已与时俱进,具现代审美,有当代文学底蕴。”何晓彬说。

  何晓彬说“娱人易,动人难”,不过,从该剧片段《翘首望穿——蹬技叠椅》中的叠椅登高翘首望的细节情节设计所呈现的效果,已非常打动人,现场观众都十分期待整剧的上演。

  排演难点“数八拍”

  该剧总导演韩晓龙介绍了目前的排演情况。他说该剧分序幕、第一幕、第二幕、第三幕和尾声,目前完成了四分之三的内容,十一个片段,完成了九个。“演员年龄跨度大,从47岁到9岁,他们都非常认真刻苦。”

  现场,《心烧·眷恋》中扮演母亲的汕头杂技团演员徐大梅透露,自己从小开始练功(杂技),以前是单纯的杂技表演,从没接触过剧中这种表演形式,要配合舞台、音乐等,不会数8拍,都要从头一点一滴学起。

  “数8拍就是排练中的难点,它是音乐节奏,同时也是一个视听吻合过程,杂技报告剧,视听要高度吻合,才能产生美感。”何晓彬在一旁解说,当时排练中遇到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台上演员听不懂音乐,找不到节奏和旋律。

  徐大梅和演员代表王军伟都说,他们与其他演员一样,在刚开始都很难找到音乐的节拍,舞台表情也很不到位,但在导演团队的不断指导下,才慢慢找到了感觉、各自在剧中的人物状态、语境等,他们力求把最好的艺术效果献给所有观众。据了解,该剧将于2月18日至20日在汕首演。

  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中国艺术界中,中国杂技是在世界舞台上获得奖项最多、创汇最高、文化交流最频繁的艺术品种。”汕头杂技团团长马小会说,汕头杂技团也多次参加对外交流活动。《心烧·眷恋》是汕头杂技团第一个杂技剧,实现从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的转变,希望通过这部剧推动团发展,发扬汕头杂技精神,擦亮汕头杂技招牌。

  《心烧·眷恋》是我市机构改革后文化广电旅游体育部门首推的一个艺术成果,意义非凡。

  何晓彬认为,一个乐团,一个剧目,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很好的文化名片。希望该剧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越演越多,让更多更远的人看到该剧,达到宣传汕头、潮汕的目的,这也就是它在推动潮汕文化发展中所发出的“星火”之光。 本报记者 陈珊娜/文 林蓁/摄

2019-01-11 汕头首部杂技报告剧主创揭秘《心烧·眷恋》是怎样炼成的 1 1 汕头日报 c6616.htm 1 用杂技讲述“侨”的故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