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26日
  出版
首页
分享按钮
第07版:龙泉

城 香

李晓

  本版配画 卢中见

  南京,满城梧桐树如亭亭华盖,这是一个被葱郁植物簇拥的城市。漫步在这个城市,我被植物的气息灌溉着,恍惚间似漂浮在绿海之上。

  南京城还有一种香,温润着我的肺腑,这就是书香,它从纸上源源而来,让我遇到了那么多丰富美好的灵魂。掩映在南京城里连天碧叶之下的书店,总会与我扑面相逢,这个六朝古都浸润了浓郁的书香气息。有一年春天,我去拜访南京,正好遇到了这个城市的书展,在书香弥漫的书市上,我远远地打量着一些我仰慕作家的面容。在这个古都里,住着我喜欢的作家:苏童、叶兆言、毕飞宇、周梅森、韩东、鲁敏……南京的作家成群结队,星光灿烂,他们的书写交织成了南京城让我沉醉的尊贵气息。

  一个人,有体香,一棵树,有树香,一棵草,有草香。那么一座城呢,有城香。城香又在哪里?它是一座城里袅袅飘散的食物香味,一座城里的植物芳香,一座城里的千年文脉沉香,更有一座城的书香。在这样一座城里,安静的阅读,成为一座城市浮现的精神表情。

  一座城,其实也是一本书。徐徐打开一座城,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翻动,繁华大街,入云高楼,市井小巷,古老建筑……这座城市的气息,在风中如约而来。我常想,一座城市要是没有书香浸润,就和没有绿树、草坪一样荒芜。一座没有书香墨韵流动的城市,就是失去了润泽土壤的文化沙漠。

  我所居住的城市,一条大江潺潺而过。朋友孙胡子也是一个读书人,他在一条老巷子里卖卤肉养家,把日常阅读当成精神河流中的引渡。这座城市的书店,也成为孙胡子这样的普通爱书之人精神上的粮仓。平时,孙胡子卖卤肉之余,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城市里的书店、图书馆、报刊亭。这座城里许多书店的老板都认得卖卤肉的孙胡子,他捧着一本书,靠在墙上读,或是在一棵树下看书,倦了,抱书而眠。孙胡子说,他每晚入睡前,要靠在床头灯前看上一阵书,不然就难以入眠。孙胡子床头的灯,是一盏老台灯,在夜里泛出暖色的光,已伴随了他十多年。孙胡子记得清楚,这盏老台灯,已换了19颗灯泡。去年的一个秋夜,他在床头看完李渔的《闲情偶寄》最后一页,灯泡如一个困顿之人打了一个呵欠闭眼沉沉睡去,钨丝上的微光一下熄灭了。

  把目光眺望到古代的城市里,青花瓷一样的蓝色天幕下,也是有书店的,不过那时的书店称作书肆、书林、书铺、书棚、书堂、书屋、书籍铺、书经籍铺、书坊。在《清明上河图》里,我似乎能够看见人马熙熙的开封城里,有酒楼书肆。古代那些用活字印刷和雕版印刷的线装书籍飘出的文墨之香,更是让一座城有了精神上居住的客栈。这些古代的城市,也常常让我冥想李白、孟浩然、苏东坡、曹雪芹这些人穿梭在那里的身影,他们拈须捧读的姿态,对文化的代代传承,在一个城市斜阳烟尘的倒影里,成为城市厚重历史的沉淀。

  传统的文人,都有一间精神安卧的小小书斋。躲进小楼成一统,但谁又能阻挡文人们胸怀天下的如炬目光?“三味书屋”“且介亭”,这是鲁迅先生的书斋,我还能听见鲁迅先生在书斋里捂住胸口的咳嗽声,斗室之内,瘦弱的他,吐纳出一个民族深重的精魂,在岁月里经久不绝地散发着高远精神与独立人格的双重光芒。

  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对一座城市的眷念,除了市井人生里的烟火气息,当然还有安放我们心灵的一方田园。而城市里的书店、书房、图书馆……摇曳着城市里的文火,先人们的身影,让漂泊者的心灵可以平安落地,归隐到书中山水里。

  我的故乡重庆有一个著名的地标叫“解放碑”,这里是都市的心脏地段,是城市的客厅,每天的人流潮水一样涌动。离“解放碑”不远,就是重庆的新华书城,浩大的新华书城,让一座城市的客厅之上,有书香洋溢,它也成了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地标,一艘精神航船。

  很庆幸的是,在我去过的北京、成都、福州、上海、青岛……这些城市里,已有了24小时不打烊的深夜书店,这深夜里的书店,是给归来的夜航者们亮起的一盏盏最温暖最明亮的灯,在阅读中等来天边的第一缕晨曦,那鱼肚白的天色里,是云中打开了一本书的模样。

  城香,有一种流动在空气里的纸香,它是书香,也是来自一座城市灵魂深处的原香,涵养着一座城市美好的精神气象。

上一篇:蛙 声
2019-05-26 李晓 1 1 汕头日报 c49313.htm 1 城 香 /enpproperty-->